當前位置: 首頁 > 文明創(chuàng)建 > 文明城市 >正文
繁昌區(qū):修繕烈士墓 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
烈士墓地,既是安葬、緬懷英烈的重要場所,也是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現實載體,更是鮮活的黨史學習教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位于繁昌經開區(qū)新合村境內的神山渡江烈士墓是一座無名烈士墓,由于風雨侵蝕和修建當時條件限制等因素,周邊雜草叢生、道路窄小、環(huán)境較差。
為捍衛(wèi)英雄烈士榮譽和尊嚴,經開區(qū)退役軍人服務站在經開區(qū)黨工委的領導下和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指導下,按照“信息校核,規(guī)范整修,有效保護,宣傳教育”四個“全覆蓋”工作標準,于去年底開展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對神山渡江烈士墓全面修繕,重新立碑,鋪裝地面,修繕綠化、圍欄,并修建小廣場一處,方便群眾開展紀念和瞻仰活動。神山渡江烈士墓埋葬了6名無名戰(zhàn)士,1949年4月21日凌晨隨部隊橫渡長江,拂曉時分,在橫山河沿山與敵人決戰(zhàn),壯烈犧牲。神山埋忠骨,橫河寄哀思。共和國從來沒有忘記那些慷慨獻身的先烈,各族人民沒有忘記那些英勇犧牲的將士。
修繕一新的神山渡江烈士墓莊嚴、肅穆、清凈,樹立的黑色碑體,清楚地記載著烈士墓背后的英烈故事,讓群眾對烈士墓“知其來”,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服務黨史學習教育、面向基層群眾的宣傳教育功能。(胡泰悅)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