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新光社區: 以“三紅”促“三聚”譜寫“黨建+養老”新篇
“老人家,我們來看看你。天氣熱,你一定要注意身體。”入夏以來,氣溫連連攀升,新光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定期上門走訪,傾聽他們的需求。這也是新光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細化深化為老服務,切實解決老人困難的有力體現。
近年來,新光社區進一步擴展居家養老模式,整合轄區資源,以“黨建+”為統領、社區養老服務場所為載體、社會組織為支撐、志愿者為補充,實踐“黨建引領+養老服務”新模式,滿足社區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需求,用實際行動托起幸福“夕陽紅”。
共筑黨建紅,聚力“老有所養”
新光社區打造“2+N”網格助老服務隊伍,配齊配強1名網格黨支部書記、1名網格員、N名助老服務志愿者以及共駐共建單位下沉到社區,堅持發揮黨支部“主心骨”作用,激活社會力量參與互助養老,共同形成為老服務強大合力。網格黨支部書記帶領黨員、志愿者主動及時深入轄區,定期開展“親情敲門”行動,陪獨居老人聊聊天、送問候,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導、跑腿服務等多項親情服務,全方位、精細化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需求,確保網格內每名老年人都有人聯系、有人服務、有人負責。
共繪夕陽紅,聚力“老有所樂”
新光社區黨委積極響應“暖民心行動”號召,把建設老年助餐食堂作為推進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的重點工作,成立了繁昌區首家“老年助餐食堂”。自6月20日開業至今,已有3600人次老人前來就餐,平均每天近百人,用“一頓飯”的暖心距離,解決居民的“關鍵小事”,讓老年人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同時依托轄區養老服務中心開辦紅色教育學習班、書法、象棋等興趣班,挖掘一批有特長的老黨員和居民骨干,組建銀齡合唱隊、墨香書法隊、向陽花舞蹈隊等文化志愿服務隊,利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功能室、社區志愿服務廣場定期開展文化惠民、精神慰藉、健康義診等活動,讓更多老年人融入社區群體中,增強歸屬感,在家門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共促志愿紅,聚力“老有所為”
新光社區于2019年成立了一支“老工匠”老年志愿服務隊,目前共有50余名志愿者,其中包含退休干部、退休黨員、退役軍人等熱心老人。按照“居住較近、便于照看、志愿結對”的原則,鼓勵轄區低齡健康老年人為社區內高齡、失能等有服務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形成“循環養老”互助幫扶模式,在滿足高齡老人需要照顧和陪伴的同時,幫助低齡老人譜寫“老有所為”的新篇章。同時社區以該服務隊為載體,成立了“老工匠”功能型黨支部,將社區治理工作同居民需求結合起來,為社區民生實事把脈支招。如今,“老工匠”志愿服務隊已成為社區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協助社區宣傳政策法規、調解鄰里糾紛、收集社情民意,切實增強了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新光社區以“黨建紅”帶動“志愿紅”、共繪“夕陽紅”,并將繼續做優動力主軸、做實網格功能、做好配套服務,實現基層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微更新”,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大格局”。(程溶)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