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重塑礦山“好風景”
生態修復重塑礦山“好風景”
6家已錄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庫 20家已建成市級綠色礦山
從春到夏,家住繁昌城東的王先生每天傍晚都會來到竹絲塔體育主題公園的彩虹健身步道,沿著一塵不染的彩虹路走上一圈。
“不少街坊鄰居吃過晚飯也都會選擇來到這里,徜徉在彩虹步道上,閑適又愜意。不僅如此,公園里還配套建設了長廊、體育健身設施、小廣場等。” 王先生介紹,年輕人在新建的小廣場上打著羽毛球,小朋友們在一旁的健身器材上玩耍,老人們邊跳廣場舞邊和鄉里鄉親聊著家長里短,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工作了一天的疲憊也隨之消散。
竹絲塔體育主題公園的前身是繁昌百姓口中的“峨山頭”。誰能想到,眼前這座配套齊全、活力四射的現代化公園,多年前竟是一塊荒蕪破敗、渣土成堆、被人遺忘的廢棄礦區。早年間,這里的大部分山體受到破壞,廢棄礦渣任意堆放,生態環境惡劣。去年,繁昌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結合市民健身需求,將峨山鎮境內的幾座廢棄礦山打造成集運動健身、戶外休閑等多功能的體育主題公園。經過改造,裸露的廢棄礦山山體重新披上綠裝,往昔瘡痍早已不見蹤影,有的是入眼見綠、停步即景。
據悉,近年來,繁昌通過廢棄礦山綜合治理利用,有力推動礦地資源向林業資源、耕地資源、土地資源和旅游資源轉化,并成功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項目,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價值提升,經濟社會綜合效益顯著提升。一是關停整合促提升。全面摸清區內礦山權屬、位置、面積等要素,科學編制礦山自然生態保護與治理規劃及廢棄礦山治理規劃等,并按照“開采區集聚、限產區壓縮、禁采區關停”的原則,對產能低、規模小、污染重的礦山企業進行有序關停及兼并重組。二是綠色化創建“治未病”。為打破“先破壞后治理、再破壞再治理”的惡性循環,該區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和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精準施策,制定“一礦一策”綠色礦山創建方案。同時,大力推動礦山實行“邊開采邊治理邊修復”的動態復綠。三是全要素修復優生態。將礦山生態修復與國土空間規劃、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工作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推進“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綜合治理。截至目前,該區生產礦山已實現綠色礦山創建全覆蓋,6家已錄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庫,20家已建成市級綠色礦山。(全媒體記者 全冰)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