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龍亭社區:“12345”黨建引領奏響社區治理幸福樂章
近年來,繁昌區繁陽鎮龍亭社區以“12345”工作法,用好黨建“指揮棒”,以解決群眾身邊“小事”為著力點,奏響社區治理幸福樂章。
圖為表彰優秀黨員志愿者
圍繞“一個中心”,夯實服務基礎。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這一工作中心,加強社區黨組織自身建設,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理論武裝,強化“兩委”干部教育培訓,充分利用互動課堂、開放課堂等載體,把學習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提高社區“兩委”干部的工作本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大黨委”+“小網格”相結合,劃分五個治理網格,社區全科社工堅持每周進網格入戶走訪,主動了解社情民意,做好“民情日記”一本賬,搭建起干群連心橋,轄區149名黨員依據住址按網格劃分,由全科社工牽頭在網格內開展便民服務,讓黨員成為服務群眾主力軍,并帶領轄區其他志愿者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圖為全科社工進網格宣傳政策
實現“兩個覆蓋”,凝聚各方力量。龍亭社區堅持“中心工作在哪里,組織就覆蓋到哪里”的原則,將加強黨建與推進社區治理發展緊密結合。一是黨的組織縱向覆蓋到底。實現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構建“社區黨委—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的三級黨組織治理體系,實現黨組織縱向覆蓋到底,推動黨員在網格內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將黨旗插在網格內,組織設在小區里,活動開展在黨員中。二是推動社區治理全域覆蓋,推行“1+4+5”工作模式,黨委書記把好“方向盤”,5個全科社工負責網格內所有事務,成為網格里的“大管家”,將居民自治、民主協商作為推進基層治理的有效抓手,鼓勵黨員、在職黨員、退役軍人、物業、群眾成為社區“共治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實現治理全員覆蓋。發揮轄區內社會組織的力量,把黨組織的意圖轉化為各類組織參與治理的舉措,形成齊抓共管的基層治理格局。?
圖為在龍亭書苑開展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
用好“三個陣地”,深化活動主題。一是圍繞黨群服務中心,構建居民“幸福之家”,為了充分發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服務黨員、群眾的積極作用,打造“硬件好、軟件強”的服務陣地,今年通過大廳改造,添加“智慧”元素,實現對轄區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動態管理和服務,針對轄區黨員、老年人、青少年、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不同群體需求,陣地功能不斷整合完善,讓黨群服務中心成為一個有溫度、有人氣的“幸福之家”。二是圍繞龍亭書苑文化陣地,打造居民“文化樂園”,龍亭社區黨委以建設文明和諧社區為目標,不斷豐富和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依托龍亭書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自今年元旦開館以來,聯合開展活動100余場,接待讀者25704人次,累計借閱圖書8000余冊,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圍繞黨群議事亭,搭建黨群“溝通平臺”,充分發揮黨群議事作用,暢通轄區群眾問題反映渠道,讓群眾可以有發聲、傾訴的平臺,大事、難事、煩心事可以得到快速有效的處理和解決,形成黨建引領下的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圖為全科社工+共治力量在黨群議事亭為群眾解憂幫困
打造“四個品牌”,創新服務平臺。打造“龍亭e家”黨建品牌,積極運用“互聯網+黨建”方法,通過智慧社區試點工作為社區黨組織建設賦能,織牢織密黨群服務紅色智慧網絡,引導黨員、居民共同參與治理、共享服務,推動社區黨群“一家親”暖心氛圍。打造“小亭幫你忙”服務品牌,依托黨群議事亭,建立“5+X”群眾議事朋友圈,通過征求社情民意,在議事亭共同協調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變“群眾找上門”到“我到群眾中去”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打造“領讀書香”文化品牌,依托龍亭書苑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一支“領讀人”隊伍,通過讀書分享會、閱讀打卡、群眾文化活動等方式吸引了轄區閱讀愛好者參與活動并分享閱讀感悟,助推全民閱讀在基層落地生根。打造“紅心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品牌,發揮退役軍人特長,成立“紅心”退役軍人服務隊,以老兵服務老兵,成為引領帶動社區治理的“紅色細胞”,推動全國示范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
圖為孵化社區社會組織培訓
開展“五微行動”,激發治理活力。強化“微管理”,加強社區工作作風建設,經常性開展業務培訓、黨風廉政教育、理論知識學習等,提升干部服務水平,筑牢干部思想防線,提升“兩委”干部隊伍素質;建立“微陣地”,用好網格資源,利用網格內居民喜愛聚集的涼亭、廣場、公園等場所建立黨群活動“微陣地”,由全科社工牽頭定期在陣地開展活動,組織居民議事協商,促進居民互動融合;豐富“微形式”,用好微信公眾號、居民微信群和轄區內各種陣地資源,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文化體育、政策宣講等活動,今年以來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200余次;開展“微服務”,龍亭社區黨委整合社區各方力量,以黨員帶頭、共治力量協同、社會組織補充、駐轄區單位聯動的方式圍繞居民“問題清單”“民情日記”,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暖民心行動”,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0余件,及時答復微信群、電話詢問、來信來訪問題1000余件,切實為居民“排憂解難”。樹立“微榜樣”,注重強化榜樣引領,積極選樹來自身邊的好人模范、志愿服務典型,撰寫先進事跡并進行宣傳報道,通過張貼宣傳欄、開展道德講堂、上黨課等形式學習身邊榜樣事跡,掀起對標榜樣、學習榜樣熱潮。(嚴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