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建設美麗宜居城市
一條條道路寬闊通暢,一個個公園廣場點綴其中,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居環境越來越美,百姓生活幸福安康……這是繁昌大力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的成果。近幾年來,繁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活品質和城市顏值不斷提升,人們處處感受到了新變化。
堅持統籌推進。科學謀劃項目,聚焦人民群眾關注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注重一線調度,切實落實“三級調度”機制,區主要負責同志按工作需求抓總調度、分管負責同志“雙周”督導協調、牽頭責任單位每周調度項目進展,緊盯當前在建項目和重點開工項目,有效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存在的問題,確保各項任務按時限完工。完善推進機制,建立人民城市建設信息報送機制、督查辦法、重點項目督查專報機制等各項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明確人民城市建設年度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責任冊,同時將人民城市建設作為單位發展目標考核和干部個人考核的重要內容。
優化城市空間。推進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塑造高效空間。組建以廈門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為主,中鐵城市規劃研究院、安徽師范大學為輔的“1+2”編制團隊,積極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完善組團片區規劃,打造精致空間。加強對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突出以山、水文化見長的特點,著力塑造繁昌特色風貌形象。開展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修編,營造便民空間。統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進度和人民城市建設要求,與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提前開展2023年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修編工作,根據公共服務設施的現狀基礎、建設特點、服務半徑和服務對象等,科學引導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集約化和均等化。
加快城市建設。今年,圍繞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綜合承載力提升、城市更新和品質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文化旅游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城市運營安全、生態環境八個方面,共實施人民城市項目278個,總投資89.3億元。完善了城市基礎。投資5.6億元,啟動S339繁陽路至銅陵界段拓寬改造工程、X046峨橋至平鋪段、長江南路至繁昌主城區快速化通道改造等道路建設。完成峨溪河排洪新站、諾貝爾項目水系遷改、漳河險工險段等工程,開工建設保定壩、大新圩排澇泵站。水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完成投資1.1億元,新建二級子項已開工36個,完工12個,新建管網8.1公里。主城區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成。3個2022年度棚改項目、182戶征收任務已全部完成,棚改開工率、基本建成率排名全市第一。投資9000萬元推進19個老舊小區整治提升改造,利用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資金8000萬元對14個較早建設的住宅小區按照老舊小區改造標準進行全面提升。提升了城市形象。投入4.83億元,實施交通暢通、綠化亮化美化、公共服務提升等重點工程44項,完成城區安置房公共設施維修工程、峨溪河南側景觀工程、老荻新路改造等項目,啟動海螺花園等5個停車場建設,1.4萬平方米人行道升級花崗巖路面。城市管理力度不斷加強,建成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實現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物業等全維度一體管理。豐富了城市內涵,實施公園廣場、沿河景觀帶提升工程,新中醫院周邊、繁陽大道南側繁昌院子、麗景家園二期等地塊提升項目,竹絲塔公園、峨山公園成為“網紅打卡地”,完成孫村梅沖賽道山地自行車智慧賽道建設,“龍亭書苑”“繁昌書院”等城市閱讀空間對外開放。博物館新館建成,館藏精品居全省縣區級前列。改善了民生福祉,聚焦就醫、就學、養老等群眾關切領域,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區醫院住院綜合大樓項目、公共衛生應急醫療救治中心及區中醫醫院醫技樓、備用門診項目加快推進,完成城關五小、橫山中心小學綜合樓、平鋪九年制教學樓等建設,建成56個健康小屋,為群眾提供便捷的疫情防控服務。
做精城市管理。打造“最干凈城市”,圍繞“席地而坐”環境衛生保潔標準,開展最干凈道路、最干凈小區、最干凈公園、最干凈公共單位、最干凈菜場、最干凈公廁、最干凈美麗鄉村評選工作,以“十個主題活動”為抓手,“N件”干凈小事為補充的工作思路,實施系列專項行動。開展物業專項整治,投入1300余萬元更新改造中心城區安置小區共用設施設備等;開展電動車違規充電、違章搭建、占用消防通道等專項整治行動。提高城市安全,開展城市防洪建設、窨井蓋整治、住宅小區聯合執法、城鄉自建房整治等行動,全面補齊短板弱項,確保城市安全運行有保障。(全媒體記者 儲翔宇)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