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群眾“微心愿” 推進社區“大治理”
“自從小區安裝了健身器材,我們沒事時就喜歡來這里玩玩器材,鍛煉鍛煉身體。這還得感謝西苑社區居委會為我們解決了健身難題啊!”70多歲沈大媽開心地說道。針對該小區存在“健身難”的問題,繁昌區西苑社區“兩委”為小區申請到一整套健身器材,并同步對場地進行了硬化,使小區有了健身場,滿足了居民的健身愿望。
基層社區直接面對群眾。群眾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更多的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問題。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構成了一個一個“微心愿”。縱觀這些“微心愿”——小區綠地成了荒地、道路破損、運動場地不足……心愿微小,卻成了群眾幸福路上的“絆腳石”。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微心愿”事情雖小,卻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社區干部從滿足群眾的“微心愿”入手,從一件一件小事做起,辦一件成一件,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群眾滿意不滿意,就是檢驗我們工作成效的標尺。為群眾辦事,不能“抓大放小”,需要沉下身子,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用情用心用力,做好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細微之處見真章”,在群眾的“微心愿”面前,如果我們視而不見、漠不關心,群眾對干部的信心就會不足,遇到問題不會再找,干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相反,如果群眾的“微心愿”能夠有人理,有人辦,辦得好,就會增加群眾對社區干部的信任。
民生就在民間,民需就是民意。社區干部從細微處著手,將滿足群眾“微心愿”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會贏得民心,得到群眾的真心擁護,著力推進社區“大治理”。(章平周)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