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農旅融合“金鑰匙” 叩開群眾“幸福門”
青山如黛,花影搖曳,點點民居錯落有致地散落在山野之間……一幅山水田園畫卷在繁昌大地上鋪展開來。近年來,繁昌區農業農村局堅持立足資源稟賦,結合區域自然景觀、人文底蘊、特色農業等實際,推行“農旅”“文旅”結合,助力繁昌區一路向著農旅結合的道路高歌猛進。
繁昌區鄉村圖景
百鳥啼得山水秀,落英繽紛繡畫屏。眼下,繁昌區峨山鎮東島村的梅花競相開放,漫山遍野的梅花吸引了大量游客便慕名而來。東島村積極做好農旅融合文章,打造生態休閑養生、山水田園風情為一體的特色旅游線路,帶動村內民宿、農家樂投入、同時引進并服務帳篷露營地、房車露營地、創藝農業、親子游樂項目等,有效推動了當地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2022年東島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0萬元,2023年有望突破100萬元。
峨山鎮東島村梅花花海
“在農旅融合的發展過程中,催生了鄉村旅游新業態,東島村的村容村貌的明顯提升,鄉村文化的持續激活,農民成為參與者、受惠者,我們相信,以后的鄉村生活只會越來越好。”峨山鎮東島村黨總支副書記許禮琴說道。
東島村
青青草木映入潺潺溪水,農家小院綠影婆娑,亭臺樓榭傍水而立,途居馬仁山露營地游客紛至沓來……與峨山鎮相隔不遠的孫村鎮中分村,同樣找到了農旅融合發展的密鑰。中分村緊鄰馬仁奇峰4A級景區,地處繁昌慢谷旅游度假區,然而這里卻曾經是經濟薄弱的“空殼村”,到2020年,村集體收入僅為6000元。山地曾是繁昌區孫村鎮中分村最大的桎梏,那么如今的中分村正利用區域內的自然景觀,深耕農旅融合之道,打造“一村一品”工程,堅持做好特色產業,形成產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新局面。
中分村途居馬仁山露營地
值得一提的是,中分村依托紅色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注冊了蕪湖紅色中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了蕪湖美麗中分生態旅游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紅色研學”和“生態旅游”產業,當地村民靠著紅色資源紛紛吃上了旅游飯,澆灌出了一朵皎潔而飽滿的富農之花。
中分村村貌
如今的繁昌區農旅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下一步,繁昌區將打造點線面結合、全景化、全覆蓋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謀劃構建東部田園鄉村、南部山水人文、中部城鎮生活、西部濱江風情等4個主要功能旅游區,建設孫村山居慢享、平鋪田園樂享兩個鄉村旅游集聚區,將農業開發與觀光體驗深度融合,在農旅融合之路上走出“新圖景”。(趙倩)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