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歡歌 清韻流芳” 繁昌民歌展演活動舉辦
4月21日上午,“大地歡歌 清韻流芳”——2023繁昌民歌展演活動在孫村鎮梅沖村的白茶基地舉行。區委書記瞿輝,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廖曉紅 ,區領導劉斌、劉修林、張偉、桂嚴出席活動。
鄉音纏綿,凝結春谷大地人文風情。鄉情縈繞,傳遞繁昌人民歌唱家鄉、建設家鄉的熾熱情懷。在孫村白茶基地梅沖片區,一階階山梯間,連片的茶葉,露出尖尖的嫩芽,滿富生機。采茶工人分散在茶壟間,雙手在茶尖上飛舞,將嫩芽采摘入簍。
茶葉飄香,民歌回蕩。起源于繁昌大地的繁昌民歌,以其清新、流暢、淡雅的曲調,一直以來被人們所喜愛并廣為傳唱。活動一開始,繁昌民歌《錦繡江南大美繁昌》便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氛圍,《繁昌之戰》歌聲高亢有力,飽含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一同唱起豐收歌》唱出了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首兒歌《找書記》唱出當年書記帶領大家抬石頭修圩堤的真實場景。汪邦云等老一輩藝術家們站在滿目青綠的茶樹間,演唱出充滿茶香氣息的原生態繁昌民歌,讓觀眾感受到老藝術家們對繁昌民歌傳承作出的奉獻,還有《隔山隔水心連心》《水利建設跨駿馬》《捎個信兒去遠方》……嘹亮的歌聲帶領大家回憶了一代又一代繁昌人民勠力同心,只爭朝夕建設家鄉的火熱場景。
“非常榮幸能夠把我們繁昌的民歌分享給大家,希望我們的繁昌民歌文化繼續傳承下去,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們在課堂上面,也會給學生分享繁昌的民歌文化,教大家一起來唱一唱,體驗感受一下繁昌的民歌文化。”演唱者徐禮娜說。
繁昌人文歷史久遠,文化蘊藏豐厚,非物質文化遺產品類多樣,其中,首屈一指的便是繁昌民歌。截至目前,繁昌民歌已在央視“傾國傾城”、“激情廣場大家唱”等欄目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國家級媒體上唱響,并連續4年登上蕪湖“百姓春晚”的演出舞臺。在安徽省第七屆皖江八市群藝(原生態民歌)大賽中,繁昌民歌《送晚茶》榮獲金獎。 觀眾許琳告訴記者:“通過這次演出,讓我感受到了繁昌民歌的美,希望以后能有多種形式的演出。”
“舉辦本次繁昌民歌會,主要是想傳承繁昌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以后我們將會繼續舉辦類似的演唱會活動,把繁昌民歌送進校園,送進社區,送進廣大農村,把我們繁昌民歌很好地傳承下去。”繁昌區音樂戲劇舞蹈家協會主席張明介紹說。
一首首地域性鄉土歌曲,歲月留痕,是文化名片;一首首新創的繁昌民歌,與時俱進,煥然一新。伴隨著旋律優美的繁昌民歌,繁昌人民也將上下一心,凝心聚力拼出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繁昌!(全媒體記者 儲翔宇 余徐林)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