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心話”議事廳 服務暖人心
4月27日上午,家住鋼鐵廠小區的居民周女士來到繁陽鎮新化社區,反映自家樓下安裝雨棚,下雨天非常擾民,請社區幫忙解決。社區干部在“心話”議事廳熱情接待了她,并立即與小區物業公司聯系,共同商量解決辦法。社區干部的及時辦理周到服務,令周女士非常滿意。自“心話”議事廳于2023年1月建立以來,像這樣接待群眾訴求幫助群眾解憂的事,社區每天都會遇到好幾個。
新化社區成立于2001年2月,面積4平方公里,擁有9個居民住宅小區,常住人口1.7萬人,是繁昌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區之一,情況較復雜,矛盾也較多。如何破解社區治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新化社區黨委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建立“心話”議事廳,讓居民訴求有渠道、遇事有人幫、反映有回應。“心話”有諧音、有寓意,是指新化的事好商量,同時也指碰到事情協商辦。在“心話”議事廳,談論的都是居民普遍關心、與社區發展密切相關的社會事務和社區治理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還有研究加強改進工作的措施辦法,以及化解轄區內各類不和諧因素等方面。新化社區切實把握“心話”議事廳功能定位,結合社區實際,謀劃建設協商議事平臺。
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在利益訴求多元化的今天,居民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這很正常。新化社區黨委書記范光瑩表示,針對這些情況和問題,社區要設法求同存異,要把居民的事辦到他們的心坎上,得到他們的理解支持,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事商量著辦。因為只有商量才能達成共識,只有商量才能促進團結,只有商量才能培養情感。商量的過程,就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一些看似難以解決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通過集思廣益,完全可能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況,讓事情得到完美的解決。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和考慮,新化社區創新建立了這個“心話”議事廳,并落實了制度、陣地、經費、標牌、流程、活動、成效等“七有”措施。除了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心話”議事廳外,還在其他9個小區建立了“心話”議事室,將平臺“下沉”到小區、樓棟、店鋪等,從而建成了“1+9”“固定+移動”的協商議事平臺。社區“兩委”旨在通過“心話”議事廳,畫出“商以求同,協以成事”的同心圓,逐步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助力實現以民為本、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目標,為優化社區治理注入新動力。
為更好地發揮“心話”議事廳功能,社區制定了規范的議事流程,設有居民自主提事、網格按需議事、代表約請參事、民主列席評事、黨委牽頭決事、部門落實辦事、居民跟蹤監事等流程,制定問題清單,堅持對標對表,實行掛圖作戰,定期銷號整改。建立了“3+5+N”議事機制,即由社區黨委書記、區政協駐點委員、信訪工作站成員為議事主體,借助兩代表一委員、群眾代表、職能部門人員、社會組織、相關專家成員,以及物業公司、供水、供電等利益相關方的力量,不斷強化議事效率,共同提升工作效能。中辰一品小區業主反映樓下門面房餐飲油煙污染嚴重的問題,社區牽頭和市場監管等部門一同上門排查,現場檢查商戶油煙凈化系統是否符合規定,責令整改,并及時向業主反饋排查情況。
“心話”議事廳緊緊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清單,凝聚多元合力,切實做到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協調、第一時間答復,最大限度地將矛盾化解在一線、將問題消除在萌芽?!靶脑挕弊h事廳機制的推出,暢通了民聲渠道,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步路”。社區“兩委”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既能廣泛聽取民聲,又能與居民協商議事,學會在商量中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把難事解決掉。截至目前,“心話”議事廳累計開展物業整治現場辦公、業主請上座等議事活動3場次,解決了小區停車難、晾曬難、充電難、健身難等10個實際問題,打通了社區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步路”,架起了為民惠民的“連心橋”,成為社區治理的“潤滑劑”,贏得了群眾廣泛歡迎和好評,有力地推動了社區治理取得新成效。(楊才星 姚曉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