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春谷社區:邂逅覓境山莊,品茶香沁民心
中國自古以茶待客、以茶育人、以茶養身、以茶作禮,五千年的歲月沉浮,浸泡了茶葉,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中國茶文化。為了讓社區居民充分感受茶文化魅力,促進飲茶文化的傳承,營造社區優雅風氣。在世界茶日來臨之際,繁昌區繁陽鎮春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茶藝隊的志愿者,一起走進覓境山莊感受中華傳統茶文化,開展茶文化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圖為“茶仙子”采茶活動
漢潮雅聚,以茶論道
現場志愿者化身“茶仙子”身著曲裾、齊胸襦裙、褙子、馬面裙等不同形制的漢服,席地而坐,伴著悠揚的琴聲,焚香烹茶,品茶論道,將中華禮儀文化融入品茗游覽之中,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眾多“茶仙子”或于茶園之中翩翩漫步,裙裾飛揚間盡展優雅;或與友人采茶、聽琴、對詩、觀舞、賞樂,感受古典氣息滿滿的游園之趣。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游山之后,部分表演者還在觀景平臺上進行了古典舞蹈、漢服展演,在繁花相伴之下,她們著華夏之衣裳,英姿颯爽,笑語盈盈,品茗于青翠之間、談笑在往來之余,品古茶文化,論詩詞歌賦,領望千山風采,打造了一場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的茶會盛事。
圖為茶藝師傅現場進行茶藝展示
茶從器出,香溢覓境
茶藝,萌芽于唐,發揚于宋,改革于明,極盛于清。伴隨著空靈飄逸的琴聲,舉止端莊的茶藝老師為大家展示了技藝精湛的茶藝表演。翻杯溫杯,提壺斟水,動作連綿、輕柔,她們淡定從容,泡茶手勢自然優雅,整體動作一氣呵成,一舉一動透出熟練與優雅。
老師一邊茶藝展示,一邊為居民進行了細致的茶文化講解,向大家介紹所用的茶盤、茶葉、茶杯等,然后洗茶、沖茶、淋罐、灑茶,帶領大家觀茶色、聞茶香、品茶味、悟茶韻。在“聞香識茶”和“言茶有禮”互動游戲中,學習茶文化與傳統禮儀,增進了大家對茶知識的了解,讓大家充分感受到我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圖為白茶制作工藝展示
會匠心境,領匠精神
在制茶工坊,制茶師傅現場給大家介紹白茶的制作工藝,分為采摘、萎凋、殺青、理條、烘干五道工序。鮮葉采摘一般采摘芽、葉、嫩莖為原料。采摘環節要注意保證茶青的新鮮度,避免物理損傷等。萎凋是白茶的關鍵工藝,當葉子顏色變深,萎蔫,手握柔軟松散,折梗不斷,青氣消失,茶香散出,失重率約15%至20%時停殺青。茶鮮葉通過萎凋,失去水分,輕微發酵,達到白茶的品質狀態。最后一道烘干程序,要求溫度100℃,時間15分鐘,透氣后再復烘5分鐘,最后包裝存放。現場居民紛紛表示“自己平時也在家泡茶,但對茶的制作過程還不夠了解,這一次活動讓我對制茶有了更多的認識。”
圖為茶園趕集攤位
茶園趕集,以茶會友
集市設立了兩排長長的茶葉品鑒攤位,多位茶農和茶商前來擺攤。“以茶會友”氛圍濃郁,搭建起了宣傳白茶悠久歷史和展示優良白茶品質的平臺,激發了茶產業發嶄新活力。“來,品品我們的“覓境”白茶。”一位茶農熱情招呼,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白茶。入口細品,茶香溢滿唇齒間,回甘生津,讓人欲罷不能。前來趕集的人熙熙攘攘,爭相購買各自喜愛的農特產品和時鮮山貨。
此次活動以茶會雅集為載體,通過現場表演茶藝與講授茶文化知識相結合的形式,充分展示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弘揚傳統茶文化,為社區的居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陶冶了情操,普及了茶知識。大家坐在一起共同了解茶文化、品茶、賞茶、鑒茶,接受了茶藝的熏陶,享受茶水的甘甜。(李帆)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