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西苑社區:鄰里互助站“健康小屋”工具共享計劃
“汪書記,最近我發現小區居民家里有東西要維修,但總是越少維修工具,這些工具平時用不上,關鍵時候又少不了,如果是社區牽頭搞一個工具共享點就好了,全小區里居民共享使用,多方便啊!”社區物業專干胡大姐對西苑社區汪書記說道。
在繁昌區城西花苑小區,一場關于工具共享的討論在社區和居民之間熱烈展開。從一句簡單的建議開始,到一個充滿愛心的“共享工具箱”項目的誕生,這里的故事充滿了溫暖。
居民現場商議
多方支持,共筑公益
群眾利益無小事。西苑社區始終堅持黨建為引領,積極聯系繁昌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探索打造“健康小屋,共享工具箱”的陣地,組織社區志愿者以及居民代表等共商“大事”,著力打通堵點、補上短點、解決難點,推動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新成效。
拉動社會組織聯合會資源
資源共享,溫暖民心
“健康小屋,共享工具箱”發揮著聯系群眾的橋梁作用,不僅使小區的工具共享,還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可以說是“屋子是不大,作用真不小”。在項目正式啟動后,所有工具的來源可謂是多元化。首先,西苑社區爭取到繁昌區仁愛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微公益項目的資金支持,購買了一批實用的工具,像扳手、螺絲刀、電鉆這些常用的家伙事兒,同時,小區物業和其他共建單位也紛紛伸出援手,捐贈了不少工具,讓這個工具箱更加充實。小區的居民也是相當給力,大家自發地把自己家里不常用的工具捐了出來,共同為這個公益項目出一份力。這種資源共享的精神,真是讓人感到溫暖,也讓“健康小屋,共享工具箱”項目更加貼近民心。
自制共建,貼心服務
與此同時,該項目采取兩名志愿者每周五值班、其余志愿者輪崗的工作模式,讓社區志愿者主動下沉群眾身邊,傾聽民聲、匯聚民意,解決問題。近幾個月來,通過“健康小屋,共享工具箱”,收集解決社區群眾各種維修,以及工具租借共10余件。
“以前家中東西壞了,不是閑置就是重新購買,對我們老年人來說,不太方便。現在好了,有什么事情,在‘健康小屋’找志愿者聊聊說說,志愿者很快就會上門服務,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健康小屋”的作用發揮,居民們很是認可。
志愿者陳阿姨介紹道:“健康小屋的共享工具箱把各個工具充分利用,志愿者充當‘修理工’的職責,整個項目提升了志愿者參與社區自治的積極性。”未來,繁昌區西苑社區將進一步堅持用好這個平臺載體,通過工具租借、活動開展、上門維修等真正實現齊心協力,自治共建,解決居民煩心事。
陳阿姨上門志愿服務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