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四個抓實”推進“移風易俗”
為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年來,繁陽鎮始終把移風易俗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倡導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良好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社風向好。

抓實黨建引領,提升文明水平。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對群眾自治組織的領導,堅持黨建引領、堅持黨員帶頭、堅持多元共治,積極探索“黨建+移風易俗”工作模式。圍繞“有事好商量,商量辦好事”目標,指導各村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自治組織,積極吸納本村德高望重、熱心公益的老黨員、老干部等鄉賢加入議事協商組織,創新群眾說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等自治協商模式,共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合實際指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內容,形成人人知曉、共同參與、全民監督的體系,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杜絕大操大辦、相互攀比等陋習,不斷規范廣大群眾日常行為,逐步培養起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引領移風易俗新風尚,助力鄉村振興。全鎮打造村級“生態信用積分超市”9個,傳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引領人人恪守誠信、個個追求誠信的文明鄉風。從而提升了人人主動參與、家家不甘落后、戶戶爭做先進的文明水平。
抓實榜樣培塑,引領文明鄉風。該鎮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文明基因,聚焦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整合資源,突出特色,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各村充分利用村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鄉村文化活動陣地,持續推進和美鄉村、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深入推動人居環境整治、主干節點環境提升等重點工作;深入開展“優秀共產黨員”“好婆婆”“好媳婦”“身邊好人”“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群眾、影響群眾、帶動群眾、凝聚群眾。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傳承優秀文化,弘揚優良家風。從而引領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淳樸鄉風。
抓實宣傳陣地,營造文明氛圍。該鎮堅持價值引領、群眾主體、整合資源、志愿服務、重在實踐的工作原則,充分整合各村現有陣地資源和傳統文化內涵,積極打造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9個;堅持有陣地、有人員、有經費、有活動等“八有”原則,不斷完善9個村級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功能;堅持“線上+線下”雙軌并行模式,通過“和曦繁陽”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無線廣播等線上平臺,轉發移風易俗相關政策、信息簡訊,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廣大村民樹立科學理性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線下采取“敲門行動”、“板凳議事會”、黨員會議、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婚喪嫁娶等政策。利用宣傳欄、LED顯示屏、海報、標語、“文化墻”等多種形式,營造出濃厚的文明氛圍,讓鄉風文明吹進千家萬戶。
抓實文化活動,倡導文明風尚。結合工作實際,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開展自娛自樂的特色文體活動。如春節前開展現場“寫春聯、送春聯”、元宵節舉辦猜燈謎、端午節舉行包粽子比賽、中秋節開展手工制作月餅、重陽節開展登高等慶祝活動。舉辦“三八節”“重陽節”趣味運動會和推輪胎、健步走、拔河、象棋、垂釣、登山、廣場舞等群眾性體育健身比賽。廣泛開展送戲、送電影、送演出下鄉活動,積極開展文化、衛生、科技和新型農民技術培訓、SYB創業培訓,以及其他與“三農”工作息息相關的科技培訓等,努力發揮文化活動的綜合效益,切實增強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輻射力,讓廣大農民朋友在文化活動中真正享受到充足的“獲得感”。組織村干部、網格員和黨員志愿者廣泛開展宣講會、發放宣傳單和入戶宣傳,引導人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積極倡導科學、節儉的文明新風尚。(楊才星)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