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觀非遺展示 逛非遺市集
6月17日晚上6時許,繁昌北站1969文化街區中心廣場上曲聲悠揚,笑語歡歌。這里正在舉行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的 2025“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繁昌非遺展示暨繁昌非遺市集活動,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趕這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集”。
身著色彩艷麗服飾的演員們閃亮登場,以一曲開場歌伴舞《非遺里的中國》拉開了整場演出的帷幕。曲調清雅悠遠,演員翩翩起舞,在北站的上空久久回蕩,給觀眾帶來了美的藝術享受。繁昌是一片樸茂之壤,民風淳樸,底蘊綿厚,先民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生息,孕育了清澈淳美的藝術溪流——“繁昌民歌”。當晚,來自省、市、區級繁昌民歌傳承人輪番登場,激情演繹著《風吹楊柳十八棵》《車水號子》《我和乖姐到百年》《馬家沖抗日小調》《背纖調》《送晚茶》《隔山隔水心連心》等千百年來繁昌人民代代傳唱的繁昌民歌。這些繁昌民歌種類繁多,題材廣泛,滋養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情歌、勞動號子、山歌小調等。由繁昌民歌老中青三代傳承人聯袂演繹的“民歌聯唱”將演出推向了高潮。這些曲調優美、節奏輕快的民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人將演出現場拍成視頻上傳到微信、抖音等網絡平臺,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繁昌民歌的魅力、非遺產品的底蘊。同時,在非遺市集,來自全區琳瑯滿目的非遺產品,承載著手藝人的溫度與智慧,吸引著市民們流連忘返,體驗、購買,讓傳統技藝真正走進尋常煙火生活。
本次活動讓非遺展示與非遺產品在全區新晉網紅打卡點繁昌北站亮相。此舉,既是對全區優秀非遺項目的展示和傳承,又是對富有特色的繁昌非遺產品的宣傳與展銷,二者動靜互補相得益彰,同時還能給繁昌北站帶來更多的流量。(楊才星 仇瑩)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