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荻港鎮:一碗香菜做足大文章 傳承非遺技藝助推鄉村振興
“血脈的傳承,在美麗的荻港。你看荻浦歸帆,蟹子豐收喜洋洋。你看美食街的廣場,香菜買賣多繁忙……”民歌唱出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鄉音的背后是荻港人對于“香菜”的深厚情感。每逢秋冬時節,繁昌區荻港鎮家家戶戶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碗香菜,這一碗香菜不僅與“節日”“團圓”“家鄉”“美味”“文化”等諸多元素的勾連,而且超越了食品的層面,演變成了一種鄉土文化,成為了千年古鎮的一張靚麗名片,亦是荻港人抹不去、忘不掉的“鄉味”和“鄉愁”。
小小香菜色香味俱全
荻港人民食用香菜的習俗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明朝,而腌制香菜的習俗幾乎是和秋冬時節緊密相連的。每年的秋冬,每家每戶都會制作這道美味,置身室外如能聞其味、嗅其香,便是古鎮的“香菜時間”。香菜的制作流程主要分為“洗、曬、切、調、封”五個步驟,在調制的環節,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小秘方”,這就促成了荻港香菜界會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諸如老許、老夏等品牌口碑不絕于耳。
鎮長給香菜代言,開展線上直播
2019年12月,“荻港香菜制作技藝”被列入蕪湖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技藝在鄉村振興中發展潛力巨大,不僅能為更多人提供就業創業的機會,也能通過傳承、創新形成新的產業,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壯大鄉村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荻港鎮緊緊圍繞“小香菜能做大文章”的發展目標,在產業化、規模化上面下足功夫,全力鞏固提升香菜產業園建設和管理水平,堅持重點培育品牌化、高標準、有創新的發展理念,通過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實現香菜產業高質量、高融合發展,有力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為荻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產業興旺奠定堅實基礎。(舒曉景)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