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村鎮中分村: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她們沖鋒在前
疫情當前,使命在肩。疫情發生以來,有這樣一群女生聞令而動,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用堅定的步伐、鏗鏘的行動,詮釋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
放在枕邊的手機
“書記,我媽媽的高血壓只夠吃兩天了。”
“好的,把她藥盒子拍個照片發給我,這邊安排采買,明早送去你家,放心。”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作為村書記,蘇清芬既要時刻關注政府發布各種通知,又要安撫村民恐慌情緒,解決村民管控期間遇到的各類問題。為實時掌握各類信息,不漏接一個村民電話,她24小時把電話鈴聲調成最大音量,每晚睡前還要工作群、村居群眾群看一遍,睡覺就將手機放在枕邊,夜里只要有信息提醒,她就拿起來看一看。
晚上九點關了的燈
孫喜子是孫村鎮財政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她是一名典型的90后,以往總是不到半夜睡不著,現在晚上九點,住在中分村的她也顧不上一個人害怕早早關上了燈,秒睡。每天早上6點就開啟了一天的防疫工作,核酸采集登記、重點人員排查、配合村干部采買藥品等等,直到晚上6點才能好好坐下來喝口水。為了能分擔卡口值班壓力,她主動申請18:30-20:30的值守工作。
自動關機的手機
“大家保持距離,間隔一米。出示一下身份證或者安康碼,登記好后去醫生那邊做核酸采樣。”盡管同樣的話每天要重復幾百遍,但語氣依舊充滿耐心。為減少村民間接觸,核酸檢測開啟了一日一檢、挨家挨戶上門采集,紅馬甲變成了藍白防護服的志愿者在各村民組化身信息登記員和秩序維護員。賬號登記→選擇區域→掃開箱碼→掃試管碼→掃身份證(安康碼)或手動錄入,從“十混一”到“二十混一”,每天穿著防護服6個多小時,顧不上防護面罩上小水珠模糊了視線,舉著手機認真登記核對掃碼信息是否正確,往往一上午下來,平時待機一天的手機就自動關機了。
凝心聚力巾幗紅,戰疫當擔“她”力量,乘風破浪,靜待花開。(王歡)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