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育秧技術 助力農業降本提質增效
曹晶晶(左)展示他第一批培育的水稻秧苗
昨日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又名“忙種”,眼下也是蕪湖市農村夏種備耕的關鍵時期,農田里一片繁忙。繁昌區大力推廣旱地育秧技術和插秧機作業,助力農業發展降本提質增效。
在平鋪鎮的宏慶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育秧基地,種糧大戶曹晶晶正在向農業技術人員展示旱地育秧技術培育的水稻苗,成片的秧苗長勢喜人,曹晶晶每天都要下田查看多次。放盤、鋪土、噴水、播種、覆土,機械化育秧流水線操作,讓一塊塊托盤成了水稻秧苗的孵化器。曹晶晶告訴記者,旱地育秧就是通過這樣的流水線操作,育秧效率非常高。據了解,旱地育秧與傳統的水地育苗相比,具有根系發達、苗株粗壯、移栽成活率高等優點,50畝育苗基地的秧苗可以栽種5000畝水稻,通過插秧機作業,極大地緩解了勞動力緊缺難題。據悉,今年,曹晶晶承接了5000畝蕪湖大米訂單任務,有旱地育秧技術和農業機械化設備的保障,他信心倍增,干勁十足。“省里有很多優惠政策出臺,地方農技人員、農委農機中心跟蹤服務,讓我們種糧大戶很有信心,我們去年是3000畝的機插任務,今年增加到5000畝。”曹晶晶表示。(胡芳 張衛霞 朱海兵 文/攝)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