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平鋪鎮:“一村一改”讓美麗鄉村各美其美
為了讓鄉村環境“經久耐看”,平鋪鎮以“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為建設主線,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讓鄉村留得住綠水清波、記得住田園鄉愁,堅持全域化打造、連片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使鄉村“舊貌換新顏”。
平鋪鎮平鋪村:文化墻是鄉村的亮麗風景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美德”“村規民約”……走進平鋪鎮平鋪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上一幅幅色彩艷麗、格調清新的“文化墻”,展示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成果,讓社會主義新農村處處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
平鋪村在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來,拆除私搭亂建、整理墻面,已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全部墻體進行高標準粉刷,對村內主要街道、公路兩側的墻壁統一裝飾,以繪制文化墻的方式提升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為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有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平鋪村以鄉村文化墻為載體,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文明、宣揚主旋律,弘揚正能量。一幅幅美麗而又生動的文化墻成為了鄉村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為城鄉環境大整治添彩。
平鋪村文化廣場及健身
平鋪鎮新牌村:美麗鄉村,“潔凈”是底線
以前柯村組荒地、雜草、臭水溝影響著村民生活環境,開展環境整治工作以來,新牌村大力整改,對柯村組的荒地、雜草等進行了整治,更是發動村民一起參加,提高村民環境保護意識。
現在,走進柯村組,干凈整潔的道路,漂亮的草坪地,臭水溝也不見了,處處是綠草鮮花,“你看我們村民組現在的環境多好,處處是風景啊。”住在柯村組的毛阿姨說道。
在今后的工作中,新牌村將堅持統籌推進,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積極整合資源,統籌用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堅持規劃引領,突出特色亮點,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點創建工作。加強日常監管和巡查,健全長效管護機制。針對發現的問題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限期整改落實到位,切實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辦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新牌村荒地整改綠色草坪
平鋪鎮蔡鋪村:鄉村雜草地“變身”美廣場
隨著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大力推進,蔡鋪村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加速前行,村子變美了,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民的文化需求也逐步提升,村內群眾都希望村內能建設一處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小廣場。蔡鋪村老屋基組閑置的一處雜亂不堪,一直是一個長期無人打理的“垃圾場”同時還是一片荒地。夏天一到,蚊蠅滋生,久而久之,這一環境問題成了周圍村民的“一塊心病”。2021上半年,為提升蔡鋪村的整體形象,也為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經蔡鋪村“兩委”和村民議事會反復研究、商討,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將此處修建為文化小廣場,進一步提升蔡鋪村的“顏值”與“內涵”。
“現在在小廣場上跑一趟,跟以前在路上都難得看,這心情大不一樣,修建之后的小廣場,平坦舒適。不但家門口好看了,還建起文化墻和路燈,給村民提供娛樂場地,從開工建設起,大家伙就一直盼著,以后村民跳廣場舞、鍛煉身體有地方了。路也修了,廣場也有了,我們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近日,平鋪鎮蔡鋪村老屋基組村民王臘梅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平鋪鎮蔡鋪村老屋基美麗鄉村建設從“小切口”入手,辦實“微小細”民生實事,以行動切實解決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題,撬動大民生,提升幸福感。
蔡埔村休閑小廣場
平鋪鎮郭仁村:建設農村文化陣地 豐富農村文化生活
“我們村自從建起了村級農民文化活動室,我們這里比以前熱鬧得多了。讀書的,搞體育運動的,下象棋打撲克的,還有送戲下鄉,各種文化活動豐富得很。”在平鋪鎮郭仁村山口石龍廣場的村民文化室看到,不少群眾在這里聚集,有的在專心致志地閱讀圖書,有的在下棋打撲克,有的在一旁的健身場所打乒乓球。
文化室建設前,此處的垃圾遍地,地表裸露,塵土飛揚,嚴重影響了周邊村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在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工程中,華麗轉身成了文化活動的記錄者——農民文化活動室。農民文化活動室成為農村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平臺。“在農村文化活動室建設過程中,把其全方位打造成為文化小舞臺、政策傳播臺等。”郭仁村農民文化活動室的管理人員王新宇介紹說,“在建設文化室的時候不僅僅是以單純的文化活動場所來建設,而是以‘農民文化室,精神家園’為主題。”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農村文化活動室的建成和投用,讓郭仁村基層文化陣地得以完善,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有效增強了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郭仁村文化活動室、鄉村大舞臺
平鋪鎮龍崗村:打造宜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走進繁昌區平鋪鎮龍崗村駱桂自然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寬敞整潔的水泥道路、錯落有致的房屋、多式多樣的體育健身器材、一幅幅文化墻、一張張幸福溫馨笑臉,處處洋溢著美麗建設帶來的勃勃生機。這里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幸福樂章。
該自然村村民熊發產高興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現在我們的村子建得特別好,廢棄的荒地變成了停車場,閑置的地塊建成了休息平臺,生活質量明顯提升,著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幸福的優越感。”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龍崗村“兩委”加大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重視,截至目前為止龍崗村轄區五個自然村已完成了兩個自然村的美麗鄉村建設,今年還有一個美麗鄉村正在籌劃開始,整體計劃于2023年完成全村美麗鄉村建設。
龍崗村荒地改造停車場
平鋪鎮新林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來歡聲笑語
清晨,陽光灑向青山,微風輕拂村莊,阡陌交通,村舍靚麗,花團錦簇……走進新林村山林組,一幅幅美麗宜居、移步易景的鄉村新畫卷讓群眾笑開顏。村內道路寬闊平坦,墻壁粉刷一新,鮮艷亮麗的墻體畫,處處呈現出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村容整潔、生活舒適之美。
今年年初,新林村新建洗衣池,既美化了鄉村環境,也解決了村民洗衣難題。洗衣池由水泥澆砌而成,還蓋有一個小亭閣,加上浣衣聲、談笑聲,一片愜意。
“我們以前洗衣服要去兩公里外的小河邊,路遠又怕下雨,現在新建了這個洗衣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了。”村民魯麗紅說。
自響應號召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新林村雜草、雜物從山林組絕跡,村里拆了危房,清理河湖,種上了鮮花,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新林村新建洗衣池
平鋪鎮馬仁村:垃圾分類亭成為靚麗風景線
走進馬仁村塘旁李人居環境整治點,道路兩旁干凈整潔,而最醒目的還要數有序擺放的垃圾分類桶和垃圾分類收集亭。
近年來,馬仁村撤除老式無標識垃圾桶,配備標準收集桶及垃圾分類亭,引導群眾分類投放垃圾,讓群眾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衛生習慣。
“過去村里的垃圾都是隨意堆放,遇到大熱天更是臭氣熏天,還得捂著鼻子過。”馬仁村保潔員汪宜界回憶說,以前農村條件不好,村民生活不便。如今村莊里大變樣,再沒有以往污水橫流、垃圾亂堆亂放的情景,到處干干凈凈的,看著都舒服。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場“硬仗”,要實現“一時美”不難,但要走向“持續美”不容易。下一步,馬仁村將持續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全面動員群眾,深入廣泛推進環境整治工作,為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馬仁村新建垃圾分類收集亭
美麗伴著暖風,幸福感撲面而來,宜居宜業宜游,平鋪鎮美麗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徐徐鋪展開來。(張璐 孫彬蓉 汪霞 孫倩倩 汪洋 從慧 徐燕)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