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平鋪鎮:探索“養老服務+” 讓“養老”變“享老”
為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創新養老服務,推進適老化改造,積極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健全養老服務體系,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近年來,繁昌區平鋪鎮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不斷擴大和充實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內容,提升全鎮養老服務綜合水平,延伸服務鏈條,讓老年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相結合,養老活動陣地“新”。繁昌區平鋪鎮各村(社區)共有7個投入使用和3個在建的養老服務中心,推行“一站式”健康養老服務,建有文體活動室、閱覽室、書畫室、衛生室、休息室、老年助餐點(3個)、室外活動場所等一應俱全的養老服務中心,可同時容納近百人,以政策宣傳、知識普及、文藝展演等為基本內容,常態化開展各類活動,廣泛搭建老年人的學習交流活動平臺,養老服務中心配套設施建設日益完善,極大地滿足了老年人的日間照料、情感交流、文體娛樂、精神慰藉等需要,使“老年人生活圈”不斷豐富。
圖為平鋪鎮老年群眾在養老服務中心看書休閑。
“養老服務+專題培訓”相結合,養老服務隊伍“強”。繁昌區平鋪鎮通過專題培訓,對鎮村干部、民政專干、網格員、志愿者、養老從業人員等開展養老家政培訓,就緊急救援、身體保健、健康養生等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打造專業化家政服務隊伍。并邀請鎮衛生院、派出所、司法所等單位,與各村(社區)開展健康知識、法律知識、安全生產等培訓,以訓促學、以訓促干,切實提升鎮村干部、民政專干、網格員、志愿者的養老服務本領,引導大家根據個人專長,有針對性地開展志愿服務。
圖為平鋪鎮老年群眾在養老服務中心下棋博弈。
“養老服務+信息管理”相結合,養老服務項目“實”。繁昌區平鋪鎮建立老年人信息庫,堅持“一戶一檔、一戶一策”,科學謀劃、周密組織、精準實施,適老化改造項目主要圍繞方便老人如廁和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輔具配備到位等多方面進行改造。比如,在老人家中增設無障礙坡道、配備輪椅、手杖、助行器、防走失胸卡等方便老人出行,配置護理床、防褥瘡床墊、防褥瘡坐墊、坐便椅等,提升行動不便及長期臥床的居家老人生活質量。截至目前,平鋪鎮對13個村和2個社區共6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進行免費居家適老化改造,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條件,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品質。
圖為平鋪鎮民政專干和志愿者在留守、空巢老人家中登記信息建檔立卡。
“養老服務+簽約服務”相結合,“醫養協作”模式“精”。繁昌區平鋪鎮將居家養老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結合,以鎮衛生院、村級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為依托,將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家庭,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等基礎性簽約服務和個性化服務。并建立特殊老年人關愛制度,通過面對面交流、電話問候、上門服務等形式,為特殊老人解決煩心事。
圖為平鋪鎮組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等基礎性簽約服務和個性化服務。
“養老服務+文藝助學”相結合,“文養結合”氛圍“濃”。為豐富老年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溫馨和諧、尊老敬老的氛圍,繁昌區平鋪鎮以養老服務為依托,以各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延伸,以居家養老服務為補充,組織成立老年合唱、腰鼓、舞龍、廣場舞等文體團隊,充分利用春節、重陽節等節慶活動,組織老年人參與各種文藝匯演,同時,邀請區文藝志愿者深入各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進行業務輔導和培訓,開設書法、美術、戲曲、攝影、剪紙等輔導班,定期組織老年團隊開展文化惠民實踐活動和參演民俗節目,為老年人搭建了才藝展示平臺,使廣大老年群眾活動有場所,學習有去處。
圖為平鋪鎮組織老年團隊開展文化惠民實踐活動和參演民俗節目。
“養老服務+助餐服務”相結合,“舌尖幸福”品牌“優”。繁昌區平鋪鎮通過分步實施,逐步構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鎮村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提高助餐服務質量。制定《平鋪鎮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堅持立足實際,試點先行,根據方案,分別在平鋪社區、新林社區和新林村進行老年助餐試點,積極穩妥地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切實為散居特困供養、計劃生育特扶對象、低保、獨居(空巢、留守)、高齡等老年人解決吃飯難的問題。平鋪鎮民政辦聯合各部門將不定期對老年助餐點進行督察,要求助餐點工作人員的健康證和各項食品安全規范制度等上墻公示,配備有完善的存放、清洗和消毒設施,保證按時定點進行餐具清洗消毒、環境全面清理和消殺,嚴格落實清潔消毒等工作制度,著力打造“后廚可觀、食材可溯、安全可查、質量可評”的老年助餐點,讓老年人樂享“舌尖幸福”。(查金鳳)
圖為平鋪鎮獨居、高齡老年人在老年助餐點用餐。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