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抗旱硬仗 讓農作物“喝上水”
8月21日上午9時許,烈日炎炎,酷暑難耐。在繁陽鎮缸窯村磯沖中心村的一塊稻田處,一臺水泵正在水渠中往上抽水,并通過150米長的水管流淌進稻田中,讓這片水稻“喝上水”。
“我在磯沖共承包了200多畝水田,今年7月份后,天氣高溫不退,久旱成災,我心里非常焦急。好在有缸窯村領導出面幫助協調,從1500米遠的王村礦塘取水至這條水渠,我再用水泵從這條水渠中抽水對水稻進行灌溉,這可救了我的急了!”望著清水源源不斷地流進干渴的稻田里,種植大戶夏本龍感激地說道。這位來自馬鞍山市的種植大戶在缸窯村幾個村民組承包了500多畝農田,其中在這條水渠兩側就有200多畝。自村里幫助從王村礦塘抽水至這條水渠后,他和妻子已連續5個晝夜在忙著抽水灌溉。此前,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協調下,村里還通過與蕪湖首創水務公司溝通,從村部的一處自來水主管道透氣孔處按標準水價進行放水,幫助夏本龍灌溉了40多畝稻田。并且這些水費,夏本龍本人只承擔了極少一部分,大多數都得益于政府的支持,這讓他更加感激不已。
據了解,缸窯村今年受旱災面積1000余畝,除夏本龍承包的500多畝外,還有幾個種植大戶承包的農田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旱災。村“兩委”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將抗旱保苗作為全村頭等大事來抓,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大戶找源水、保灌溉,讓農作物“喝上水”。通過努力,村干部從一廢棄的礦井中找到了水源,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拿出16000余元購買了1根長350米的電纜線和1臺15KW的水泵,通過遠程接電源,最終將礦井中的水抽到抗旱水渠中,再由種植大戶根據自家農田“各取所需”滿足灌溉。
連續多日堅守抗旱一線的村委會副主任盛明軍表示,缸窯村近年來持續加大水利興修力度,先后對破壩河進行了清淤深挖,對周樹泵站進行了改造升級,并對多個當家塘進行興修整治,打通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使農田防澇抗旱能力大大增強。針對這次抗旱中發現的余村水庫堤埂滲漏問題,及時組織機械進行了修復,并舉一反三,對抗旱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早謀劃、早打算,將在冬季水利興修中進行大力整治。(記者 陳旻 通訊員 楊才星)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