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種出生態冬桃 “淘”出幸福生活
時值深秋,走進繁昌區平鋪鎮百畝桃園種植基地,綠油油的桃樹上一個個碩大飽滿、沉甸甸地套著紙袋的鮮桃掛滿枝頭,剝開紙袋,里面是一個個白里透紅的冬桃散發出誘人果香,眼下正是冬桃成熟的季節,慕名而來的游客穿梭在桃園中歡聲笑語,采摘自選黃桃,果農們正在摘果、裝箱,忙得不亦樂乎。連日來,到桃園品嘗、采摘、購買冬桃的游客絡繹不絕,放眼望去,整片桃園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掛滿枝頭的冬桃,碩果累累。魯君元 攝
桃園良好的經濟效益,是“花”與“果”相結合,近年來,平鋪鎮走出了一條以農業農村建設為目標,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因地制宜、以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新路子,立足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積極引導農戶以土地或勞動力入股參與,帶動群眾致富為落腳點,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在荒山上發展200多畝冬桃種植產業,形成“春賞桃花、秋冬摘桃子”的產業鏈,讓百姓多方受益,也給村集體增加了創收,實現產業振興,百姓富裕鄉村產業振興之路,這不僅僅是果農致富增收的“綠色銀行”,更是當地鄉村產業致富的一張靚麗名片,真正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游客在采摘自選黃桃。魯君元 攝
“作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平鋪鎮土地透水性好、土壤肥沃,適合冬桃種植,確保了冬桃品質上的生態性,占地200多畝,一畝桃園創收冬桃2000余斤,今年預計年收入300余萬元……”冬桃種植大戶陳星星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不僅如此,繁昌區平鋪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自然生態、文旅產業文化等資源優勢,著力打造出了“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文明村鎮”、“安徽省優秀旅游鄉鎮”“萬畝水稻種植基地”、“萬畝荷田種植基地”等,逐步融入繁昌區全域生態環境優美大格局。如今,依靠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現了讓百姓致富、農村變美的愿望漸漸實現。(魯君元)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