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平鋪鎮:巧用黨建“紅絲線”繡出鄉村“振興圖”
繁昌區平鋪鎮始終把黨建引領作為鄉村振興的總抓手,堅持黨建紅為基,抓布局打“底色”,以生態綠為景,繪新顏提“成色”,以文化藍為魂,增內涵添“亮色”,以產業金為實,強帶動融“特色”,呈現出黨建引領風帆勁,鄉村振興正當時的景象。
圖為繁昌區平鋪鎮特色農業“稻蝦共養”龍蝦收獲季。
黨建紅強根,領航發展“主軸心”。繁昌區平鋪鎮以“致富路上黨旗紅”為總基調,按照“黨建引領、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思路,在推動村集體經濟增量上實現突破。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著力點,完善全鎮基礎設施建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推動產業融合,促進產業多點開花,帶動全鎮經濟發展,筑起致富希望。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推動基層黨組織與鄉村振興互融互促,將黨組織鑲嵌到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等工作中,使黨建“主心骨”位置更加凸顯,引領作用更好發揮,發展底色更紅。
圖為繁昌區平鋪鎮特色農業“稻蝦共養”稻谷豐收季。
生態綠塑形,扮靚宜居“新農村”。繁昌區平鋪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圍繞“五清一改”工作重點,根據村莊特點,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將“黨建+”田園文化與美麗鄉村生態旅游相結合,力爭建成以生態農業文化融入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傳統歷史等元素的“山水平鋪”。同時,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通過整合資源、依山傍水,實現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傾力打造農旅結合“樂享田園 山水平鋪”模式的美麗鄉村示范區。點上,依托最美庭院建設;線上,側重美麗公路建設;面上,打造美麗經濟示范,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往“精”里尋,往“細”里走。
文化藍鑄魂,畫出治理“同心圓”。繁昌區平鋪鎮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陣地,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戶”“志愿服務典型”“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將先進文化融入群眾生活日常,打造黨建文化綜合廣場、黨建閱讀書屋、健康生活宣傳欄、文化墻等文化服務陣地。豐富活躍群眾文化,組建村居文藝隊伍,創編舞蹈、“大鼓書”等特色傳統節目,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把文化送到群眾身邊,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托“桃花節”“豐收節”“紙鳶香草節”“采蓮節”等載體,豐富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展示新時代新農村新農民的精神風貌。
圖為繁昌區平鋪鎮“黨建+”田園文化與美麗鄉村生態旅游相村莊的一角。
產業金賦能,開啟增收“幸福門”。繁昌區平鋪鎮深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以“稻蝦共養”“稻鴨共養”“藕蝦共養”等生態種植模式,持續“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品牌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實體,開辟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新渠道,通過特色產業和田園風光,做大做優“樂享田園”農旅融合特色鎮品牌,做足“桃”文章,發展“五華”雞,高山白茶、青梅種植等特色種養殖,聚焦群眾致富能力提升。將黨建活力轉化為治理動力,以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激發群眾產業轉型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熱情,實現村民致富、集體增收,促進農業健康發展,多元產業格局的構建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為實現鄉村振興鑄造“引擎”,注入了強勁動力。(查金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