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鎮灣店村:宣傳垃圾分類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為了提升村民垃圾分類意識,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近期,灣店村開展宣傳垃圾分類活動,向村民普及對垃圾分類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美麗鄉村一角
做好培訓及宣傳。首先積極組織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進行垃圾分類培訓,通過張貼海報、橫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介紹垃圾分類的優越性,如可回收垃圾資源再利用,易腐垃圾制肥料“變廢為寶”等,引導村民從自己做起,自覺進行垃圾“干濕分類”投放,使大家成為農村“治垃圾”的明白人、帶頭人。
緊抓衛生保潔。落實保潔員責任,明確農村保潔員在垃圾收集、清掃保潔、資源回收等方面的職責,加強村莊常態化清掃保潔,明確村民保潔義務,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志愿者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搞好村村通道路及房前屋后衛生,著力解決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確保村莊整體環境干凈、整潔、有序。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移動垃圾桶35個,遍及全部村民組和主要路口。面向群眾廣泛宣傳垃圾處理常識,引導群眾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得村容村貌更加靚麗。垃圾治理,改變的是村民的生活習慣,垃圾分類,分出的是文明,給鄉村環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垃圾分類帶來了村民居住環境的提升,讓老百姓生活得更體面、更健康。
向村民發放宣傳單
垃圾分類公示牌
截至目前,共印發宣傳資料100余冊,開展農村戶外宣傳活動5余次,營造了濃厚的農村垃圾治理氛圍,號召村民群眾共同參與,為整治鄉村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出一份力。(徐文燕)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