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惠民生
“山塘清淤了,塘沿加固了,田里的灌溉水不用愁了!”這幾天,在繁昌區孫村鎮水口村,村民紛紛點贊正在實施的山塘清淤工程。
水口村登記在冊的山塘有88口。經過數十年使用,這些山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塘內淤積、塘沿漏水等問題。早在2月底,水口村就決定啟動山塘清淤工作,制定處置方案,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對村級有利用價值的山塘進行清淤加固。截至目前,己順利完成4口山塘的清淤工作。
實施山塘清淤工程,是繁昌區今年開春以來加快水利工程建設的一個方面。
按照“續建一批、新建一批、規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繁昌區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大干快上,跑出水利工程建設“加速度”。其中,安徽省長江蕪湖河段整治工程繁昌區段備受各界關注。
長江蕪湖河段整治工程總長51.8公里,總投資達10.9億元。工程以防洪保安為主,兼顧岸線利用和環境保護等綜合效益,將長江干堤和已建護岸工程構成完整的防洪工程體系,進一步提升防洪能力,防止河床發生沿程沖刷,有效改善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有力促進沿岸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該工程總工期為36個月,涉及到繁昌區的有兩個標段,一標段(慶大圩段)、二標段(蘆南圩、荷花圩段),目前正按施工方案有序進行。
“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發展工程、安全工程,關系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各鎮各相關部門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聚焦項目謀劃,加快前期工作,夯實繁昌高質量發展水利基礎。”繁昌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日前強調。
為全力以赴抓好今年在手水利項目建設,繁昌嚴格按照抓進度、抓管理、抓質量、保安全的要求,確保完成年度計劃任務。該區轉變觀念、分級負責,對照國家投資政策、省市重點任務,用好用足金融等政策,超前謀劃、對上爭取,精心儲備一批水利重點項目。統籌兼顧、做好結合文章,圍繞防汛抗旱、美麗鄉村、城市建設等方面,全力治理水患、管護河道、建造水景,變“水患”為“水利”“水美”,切實提升水利設施防汛抗旱水平和綜合保障能力,為繁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水利支撐和保障。(全媒體記者 全冰)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