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建 ”推進鄉村振興
不久前,繁陽鎮庫山村白茶種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上百名采茶女忙著采摘春茶,迎來了又一個豐收季。這是庫山村堅持“黨建+”推進鄉村振興所著力發展的一個特色產業項目。
黨建+服務重點項目。庫山村是全鎮重點項目最多、征收任務最繁重的村之一,過去一直服務于海螺項目,為海螺公司持續發展貢獻了庫山力量。村干部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把握工作重點,壓實工作責任,積極做好項目推進各項基本要素保障工作,村干部將主要精力投入到項目征收工作上,確保重點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僅2022年,村“兩委”就積極配合鎮工作組完成了大庫山320畝的征用任務,落實了蕪湖海螺裝配式建筑配套項目及場外道路建設土地征收任務17.6畝,扎實做好海螺專線7—13號塔基建設征收協調工作。每一項重點工程,都凝聚了村干部的智慧和汗水,“五+二”“白+黑”“晴+雨”是對村干部的真實寫照,也是工作常態。村干部主動登門,不厭其煩地面對面宣傳征收政策,一對一解釋征收方案,幫村民算好每一筆賬,贏得村民的理解與支持。
黨建+美麗鄉村建設。庫山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黨建+生態環境保護”為抓手,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盼望解決的突出問題入手,加大人居環境治理力度,實現產業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互促互進,以良好生態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借助區級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將有限的扶持資金用在刀刃上,對村主干道兩側全面實施綠化升級改造,重點對三元路實施“白改黑”改造,將柏油路通向村民家門口,并對轄區內的三元、龍埂、四塘等村莊以區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進行改造升級,拆除亂搭亂建,大力實施村莊“五清一改”和道路硬化、村莊亮化、綠化、美化,疏浚河塘溝渠,改造農村衛生廁所。大力加強鄉村道路建設,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先后修建村莊柏油路1.1公里、水泥路3.6公里,使9個村莊實現“戶戶通”水泥路目標,安裝路燈82個;大力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全村694戶2064人全部用上了更潔凈、更安全的自來水;大力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鋪設污水管道300米,使村莊污水不再四溢。同時,積極配合區鎮生態環境部門,對轄區內的企業持續開展環保巡查,將損害生態環境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通過持續的生態文明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顏值倍增,并獲得第九屆“市級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
黨建+發展特色產業。庫山村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根據本村土壤適合種植長棗這一優勢,打造了300畝長棗種植基地,年產鮮棗20多萬斤,年產值近800萬元。長棗基地所產的“代沖”牌金絲琥珀蜜棗,是滋補佳品,市場供不應求,先后獲評安徽省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安徽省科普示范基地、安徽省著名商標、安徽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榮譽。堅持“兩山”理念,在發展傳統長棗種植、加工業的同時,村“兩委”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2019年通過招商引進浙商到村承包沖腦村民組山地約300畝,2022年又承包虎形山800畝,用于白茶種植,村民每年獲得山地租金12萬元。茶場長年聘用本村剩余勞動力30多人,人均年收入1.6萬元,在春茶采摘之際,還要臨時聘請本村家庭婦女100多人,一季茶葉采摘下來,每人平均可獲得約4000元的勞動收入。今年3月份,庫山村又開發種植青梅550畝,同時發動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閑地種植特色果樹,積極打造“田園經濟”和“庭院經濟”,多措并舉實現強村富民目標,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楊才星 汪小化)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