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村:黨建引領聚合力,鄉村振興 正當時
新東村積極推動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等工作中示范引領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了鄉村發展的助力。
“黨建+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和美新形象。全面落實黨員聯系農戶制度,引導廣大村民積極投身于美麗鄉村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工作中來。一是以凈化”“硬化”“亮化”“綠化”“美化”為主要內容,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對村內進行硬化綠化提升工程,配套完善文化廣場、路燈、健身路徑等基礎設施。目前,新東村已完成以鐵沖村民組為代表的9個美麗鄉村點建設,全村人居環境實現了質的飛躍。二是牢抓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的契機,持續深化鄉風文明建設,深入推動農村移風易俗進程,在“塑形”的基礎上“鑄魂”,實現全村“面子美”和“里子美”的目標,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黨建+鄉村治理”,凝聚黨群強大合力。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凝聚多方面力量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一是發揮“黨建+網格”模式的作用,全面推行“村黨委—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四級黨建網格體系,織密織細“紅色網格”,通過“一張網”廣泛收集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筑牢民意基礎。二是設置“黨群議事”意見征集薄、“黨群議事”QQ群和微信群等“線上+線下”平臺,常態化收集群眾意見,多方面聚焦村內急難事,把提意見和建議、矛盾化解的“窗口”再前移,架起與群眾之間“連心橋”,及時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了鄉村治理的助力。
“黨建+產業發展”,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立足本村生態、區位、資源等優勢,通過“黨組織+合作社+大戶+農戶”的發展模式,鋪好黨建引領村產業發展新道路。一是與大戶邢一龍合作投資建設聯動大棚并種植火龍果40畝,同時推動冬桃種植100畝,蓮藕龍蝦套養500畝。二是把茶干工業園標準廠房進入區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聯合開發出“金滕王”茶干品牌,利用電商交易平臺,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交易量。三是充分利用德邦大為提供的物聯網技術,種植大米,打造出“南粳46”特色大米品牌。深化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推動7000畝高標準農田產權在交易平臺公開交易,提升村民收入,同步開展農資服務、育苗等業務,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帶領村民走上共富的道路。(新東村 楊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