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峨山鎮“支部進小區”強化基層治理
今年以來,繁昌區峨山鎮童壩村黨委積極探索“支部進小區”模式,通過基層黨組織的延伸將童壩村第二黨支部兩個黨小組建在小區內,進一步建好童壩基層“紅色堡壘,充分將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效。
黨建引領,搭建協商管理機制。童壩村依托黨的組織優勢建立黨組織引領、多方參與的協調議事機制以協調基層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糾紛。通過日常收集小區內黨員群眾反饋的問題,充分了解和掌握小區居民的訴求,共同商討解決小區生活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把黨的聲音、黨的工作和黨的溫暖送到基層黨員和老百姓身邊,讓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在身邊、身邊有黨”。
激發活力,發揮黨員模范作用。童壩村區域內流動人口多、離村委較遠,此前活躍積極的黨員數目并不多,但自從建了二支部,對小區的黨員進行逐戶登記造冊,引導在職黨員、流動黨員和離退休黨員主動帶頭參與到小區黨建生活和治理事項中,很多黨員真正做到了亮身份、作表率,積極推動開展各項活動,在居民群眾和黨組織之間搭建起聯系溝通的橋梁,為小區治理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融合共治,凝聚居民自治力量。童壩村第二黨支部創新運用小區地下室作為黨建活動的主要場所,吸引更多黨員群眾參與到黨建發展和小區治理中來,共同協商、決策、管理小區內的各項事務,發揮主人翁作用,營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良好氛圍,讓小區居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實現真正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制度。(孫娟 楊笑天)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