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平鋪鎮:黨建引領“三色交融” 繪就幸福農村圖景
初春時節,走進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只見一條條寬闊的道路串聯起村組屋巷,文化墻繪靚麗搶眼,錯落有致的房屋、清澈見底的河流,村組道路散步的村民露出笑臉,一個個分類垃圾箱擺放井然,一戶戶庭院窗明幾凈……仿佛進入了一幅產業旺、庭院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圖畫中。近年來,該村持續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等工作,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努力繪就黨建引領新牌村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圖為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稻鴨共作”生態稻田
以“黨建紅”彰顯“發展特色”,驅動產業興旺“主引擎”。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緊緊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以“強村富民”為目標,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發展新路徑,因地制宜、創新驅動、綠色生態、融合拓展,加快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優化調整種植結構,打造“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按照“稻鴨共作”的綠色循環發展思路,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精細培育綠色有機產品,全力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深化農旅融合發展,做細生態休閑旅游文章,以御史廣場、雄風山莊等“原生態”田園觀光旅游有序發展,綠色產業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發展新引擎,產業支撐讓美麗宜居村莊的里子“實起來”,讓產業“特色”成為致富“亮色”,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富美家園。
圖為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召開戶主大會共同協商發展集體經濟
以“治理藍”描繪“幸福底色”,轉動富民增收“萬花筒”。怎樣用好撂荒閑置土地?在新牌村戶主大會上,黨員村民們集思廣益,最終集中流轉土地、發展種植香菇的設想應運而生,如今,21戶村民全部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將閑置的36.93畝土地打造成香菇種植基地,村民在收取流轉租金的基礎上,還能就近就業。近年來,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做實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按照“總支抓支部、支部抓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方式,嚴格黨員積分制管理,推動全村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察民情、聽民意。開年以來,共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3余件,開展代辦服務120余次,充分發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聚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圖為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黨員志愿者在香茹種植基地開展志愿服務
“服務金”提升“鄉土亮色”,匯聚為民服務“精氣神”。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將黨建陣地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有機融合,依托“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志愿服務”等載體,強化黨建帶群建、整合志愿者力量,組建志愿服務隊6支,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中心和御史文化廣場,開展廣場舞、舞板龍燈等惠民文化演出活動,群眾精神生活進一步豐富、鄉村文化進一步發展。同時,每季度開展“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庭院”“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戶”“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該村還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推動黨的政策、理論和暖心服務到村入組,全面發揮“一約四會”作用,深化移風易俗,專項整治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陋習,培育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促進黨建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全力打造生態宜居、鄉風文明、鄰里和諧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查金鳳)
圖為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組織開展舞龍燈惠民演出活動
圖為繁昌區平鋪鎮新牌村為黨員發放積分券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