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戴店村:昔日“小菜園” 今日“風景線”
5月13日下午4時許,繁陽鎮戴店村黨委書記王千林與戴店安置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就如何持續維護好剛剛鋪設好的草坪進行溝通交流,以便拿出最好的維護辦法。
戴店村距離繁昌主城區5公里,是繁昌通往蕪湖的“北大門”,交通十分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尤其是巢黃高速公路的“繁昌北”出口就設置在戴店村,使外來車輛日趨增多。從“繁昌北”高速出口朝左拐過來就是戴店安置小區。該安置小區建于2010年,小區緊靠S334公路一側原有一條300多米長的綠化帶,但由于建設年代已久,加之物業管理也不規范,漸漸地便成了一塊荒地,久而久之上面便長滿了雜草。也不知始于何日,住在附近的居民便在此開荒種起菜來,你家一塊,他家一垅,種了各類時令蔬菜,儼然成了一個“小菜園”,還有的住戶在“小菜園”里搭起了簡易棚,放置一些澆菜的工具。既損害了小區生態環境,也影響了繁昌“北大門”的整體形象。
針對戴店安置小區由于“小菜園”而導致的環境臟亂差問題,戴店村“兩委”積極爭取政府支持,下定決心對這個“小菜園”進行徹底整治。為此,村干部加強摸底調查,確定種菜戶的具體情況,并開展面對面宣傳,一對一做工作。對少數幾個不愿配合的居民,村干部不厭其煩地上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贏得了所有種菜居民的理解與配合,使“小菜園”的清理整治得到順利推進。今年91歲高齡的戴永付老人帶頭主動拆除搭建的簡易棚,無條件支持村里工作。老人的帶頭行動影響帶動了其他居民紛紛效仿,加快了問題的解決。
新鋪設的草坪和新栽的樹木,取代了過去的“小菜園”,儼然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王千林無比興奮。他介紹,為迅速推進工作,村里組織了2臺挖機和人員集中攻堅,清理各類垃圾30多車60多噸,拆除簡易棚3個20多平方米,鋪設草坪3000多平方米,種植了青梅、櫻花等觀賞樹木,還對部分地段砌設了一道30米長、0.8米高的擋土墻,以防水土流失影響小區環境。
“戴店安置小區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得益于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給予了近20萬元的資金支持。接下來,我們將督促物業公司做好這條‘風景線’的日常保潔和維護管理,嚴防問題反彈,讓這個小區一直美下去!”(楊才星 萬芳)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