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繁昌區繁陽鎮:“荒地”變良田 “高標”助豐收
8月28日上午,雨后的天氣異常清新,還伴有陣陣涼風,讓人們能夠清晰地感覺到酷暑漸去秋天已到。站在蕪湖市繁昌區城孫路陽沖段的道路上,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長勢喜人,水稻隨風搖曳,豐收在望。
據繁陽鎮陽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詩明介紹,眼前的這片稻田是轄區潘村、鐵橋兩個村民組的,共有300多畝。雖說現在看上去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是在2023年前,這里卻是一片荒涼,田里長滿了齊腰深的雜草與灌木。之所以出現了這種現象,是因為2014年這片農田被兩個大戶承包下來種植吊瓜。起初兩年還好,租金能夠及時兌現,但由于后期經營不善等原因,從2017年開始,承包人以各種理由拖欠田地租金,到了2018年就直接跑路了,自此村民田地租金也無法兌現了。此后,村里找到繁陽司法所,尋求司法介入,并進行司法調解,最終解除了原承包合同。
面對這片日漸荒蕪的良田,陽沖村“兩委”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方聯系種植大戶,希望能夠有人出面“接盤”,但一時卻無法找到理想的人選。自此,這片良田開始荒蕪,也成了村“兩委”和村民的一塊“心病”。
2023年,對此事時時放心不下的黃詩明終于找到了解決辦法。通過積極爭取,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陽沖村將這片300多畝農田納入到高標準農田項目進行建設。施工中,清除了田塊內的雜草灌木,對田地進行了翻新耕作,并通過“小田變大田”和施加有機肥等辦法,對土壤進行了改良,以利于更好地耕種;疏浚溝渠1030米、襯砌溝渠390米、新建攔水壩1座,夯實了水利基礎設施,確保了澇可排、旱能灌;新建機耕路3455米,使收割機和車輛能夠開到田間地頭,以便機械化作業和糧食裝運,為土地重新承包奠定了基礎。建成高標準農田后,這片300多畝的土地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贏得了種植大戶的青睞,最終以每畝350元對外出租。此舉,既解決了村民日夜愁盼的土地拋荒問題,又給村民每年帶來了十幾萬元的土地租金收入。
看著眼前長勢良好的單季稻,承包大戶張光明興奮地表示,他于去年底就種植了小麥,今年5月份小麥已獲豐收,接下來又種植了水稻,從眼前水稻的長勢來看,金秋時節將是個“豐收季”!(楊才星 裴飛)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