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峨山鎮:讓鄉村“顏值” 持續向美而行
走進繁昌區峨山鎮童壩村,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柏油馬路貫穿東南西北,道路兩旁樹木蔥郁,白墻黑瓦的農家小院再現小時候的記憶,一幅鄉風文明新畫卷在這里展開。
為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潔工作走實走深,今年來,繁昌區峨山鎮堅持從細節入手,直面問題破難點,做到長效管護與定期督查雙結合,不斷刷新鄉村“顏值”,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探索實施“四級聯動”責任機制。建立班子成員和聯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黨員聯戶、農戶“門前三包”的“四級聯動”責任機制。一是將全鎮4村、1涉農社區以村民組為網格,劃分為116個網格,定期開展集中整治,并結合每月主題黨日、文明實踐集中日等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二是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等組織的帶動作用,引導廣大村民群眾自覺保持村莊環境、維護公共設施。同時將清除亂堆亂放、美麗庭院建設、樹立文明新風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在潛移默化中成風化俗。三是健全評比激勵機制。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庭院評比重要內容,通過公開宣傳、定期復核、活動表彰等形式,切實從思想根源、行動自覺上提高村民主動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
建立實施月考評機制。按照周巡查、周提示、月考評、月通報的制度要求,組織村分管環境衛生人員參與到月度考評中,做到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確保考評實效和公信度,考核內容以保潔員在崗、公廁保潔、道路普掃、雜草清理等方面,對隨機挑選的5個村、社區的區級美麗鄉村點進行打分,排出高下,建立問題臺賬,及時反饋整改,做到應改盡改,舉一反三,推動鄉村更加整潔有序、美麗宜居。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有“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抓長效,下一步,峨山鎮將以黨建為引領,通過積分超市,帶動群眾參與,形成齊抓共管局面,合力推動環境整治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劉燕)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