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鎮紫嵐村“黨群連心”行動織牢基層健康保障網
紫嵐村以“黨建+衛計”模式推進民生服務升級,組織4名村干部與村醫療團隊組建“紅心服務隊”,對**名特殊群體開展“雙線包保”行動。通過“干部牽頭、醫療跟進、民政兜底”的三維聯動,讓政策關懷精準觸達每個角落。
叩開民生保障之門
村干部化身“民情偵查員”,挎著“三件套”走家串戶:政策匯編本記錄需求,工作臺賬標注重點,聯絡手機隨時調度。在走訪失能老人時,村衛計專干豐珍發現徐大爺因行動不便未及時更換殘疾證,當天便協調鎮民政辦上門評定;村副書記跟進精神障礙患者小周的藥量登記,及時對接衛生院調整用藥方案。2025年一季度累計解決用藥安全、證件辦理等實際問題19件,真正把辦公室“搬”到群眾門口。
解好民生方程式
建立“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雙向匹配機制,將醫療數據轉化為民生服務動能。針對精神障礙患者護理難題,村委會為精神疾病家庭開通“綠色通道”,協助5戶辦理低保擴面。衛計專員創新“代購藥品登記簿”,每周匯總用藥需求統一采購,既避免錯服漏服,又減輕家屬奔波之苦,村民感嘆:“干部們把政策條文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幫扶。”
架起民生連心橋
構建“1+1+N”跟蹤服務體系:1名村干部結對1個重點家庭,聯動N個職能部門。建立“一人一檔”動態管理,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判風險。組建黨員志愿隊開展“五個一”服務:每天一次電話問候、每周一次代購代辦、每月一次衛生清掃、每季一次政策宣講、每年一次健康體檢。
村干部用沾滿泥土的鞋底丈量為民初心,以寫滿筆記的臺賬踐行使命擔當。這支“不走的服務隊”將持續筑牢民生保障底線,讓黨的溫暖始終在線。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