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鎮童壩村:“峨事我辦”枝葉情 閉環善治惠民生
峨山鎮創新推出的“峨事我辦”政策,搭建起民情直通、問題速解的治理新橋梁。童壩村積極響應、深入實踐,將政策紅利切實轉化為村民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
織密“民情網”,精準捕捉“急難愁盼”
暢通渠道,主動下沉。童壩村依托“峨事我辦”機制,變“坐等訴求”為“主動問需”。村干部常態化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與村民拉家常、聽心聲。廣沖組大塘滲漏導致村民用水、養殖受阻的問題,正是在此過程中被敏銳捕捉。
聚焦痛點,靶向發力。對于收集到的信息,村委會進行細致梳理、科學研判,優先聚焦群眾反映集中、影響面廣的“關鍵小事”與“民生大事”。農田道路年久失修阻礙生產生活,即被精準識別為亟須解決的突出痛點。
做實“議事廳”,科學決策凝聚合力
實地勘察,方案求實。針對問題線索,村“兩委”迅速行動,組織力量進行實地踏勘和評估。如面對廣沖組山塘滲漏,村干部親赴現場查勘漏洞情況、評估影響范圍,為后續方案制定奠定堅實基礎。
支部引領,民主協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如農田道路修復項目,提交至“峨事我辦”功能黨支部進行專題討論,融合技術論證、成本核算與民意反饋,確保修復方案既科學可行,又契合村民實際需求,最大程度凝聚共識。
打通“快車道”,閉環落實確保實效
高效上報,爭取支持。對成熟方案,村委會嚴格按照“峨事我辦”流程,形成詳實報告(含問題現狀、解決方案、預算估算等),及時上報鎮政府審批,積極爭取政策與資金支持。
資源整合,快速落地。項目獲批后,童壩村迅速組織施工力量,明確責任分工,確保項目高效實施。廣沖組山塘成功堵漏蓄水,物流園后農田道路如期完成平整修復,都是高效執行力的體現。
效果導向,惠民有感。項目成效立竿見影,山塘修復保障了村民生活用水與家禽養殖便利;農田道路暢通則直接提升了百余戶村民出行效率,滿足了大型農機進出需求,為農業增產增效注入強勁動力,村民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童壩村的實踐表明,“峨事我辦”政策生命力在于將“民情收集—科學決策—資源整合—高效落實”貫通為閉環。核心經驗在于:以“下沉問需”精準捕捉痛點,以“支部領航+民主協商”確保方案最優,以“快速響應+閉環管理”推動成果惠民。這一模式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峨事我辦”樣本。(楊果)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