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村鎮八分村:文化扎根鄉土間,文明賦能振興路
“哐哐鏘鏘……”近日,悠揚的黃梅戲唱腔在孫村鎮八分村上空回蕩,一曲經典黃梅戲劇目《馬前潑水》在村民們此起彼伏的喝彩聲中熱鬧開唱。這場精彩演出,正是八分村深耕文化惠民工程、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孫村鎮八分村立足群眾需求,在精筑文化陣地、深挖節日內涵、巧借下沉資源上持續發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活力。

精筑文化陣地,打造群眾精神 “棲息地”。以農家書屋為核心樞紐,構建“以點構面、向外輻射”的文化服務網絡,統籌打造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中心村文化廣場等多元文化陣地。持續做好場所衛生環境工作,確保環境整潔有序;定期結合群眾閱讀需求,動態更新農家書屋的書籍種類與數量,同時常態化開展“掃黃打非”活動,筑牢文化安全防線。針對青少年群體,在寒暑假期間靈活調整農家書屋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開放時間,精心組織開展紅色故事讀書會、“防溺水”安全小課堂等主題活動,切實將文化陣地轉化為青少年假期里的“成長驛站”。

深挖節日內涵,激活文化傳承 “生命力”。八分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發揮組織引領作用,圍繞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重點聚焦“一老一小”,構建“節日慶祝+文化傳承+志愿服務”模式。春節邀請手工藝人和書法愛好者為村民剪窗花、寫春聯;端午舉行“粽香裹心意,敬老顯擔當”包粽活動,為全村高齡老人送去500余只愛心粽;重陽組織離退休老干部登高望遠。這些文化活動既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讓傳統文化在基層落地生根,村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顯著增強。

巧借資源下沉,拓寬惠民服務 “輻射面”。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等文化資源下沉,為八分村文化振興注入了新動能。以“群眾點單+村委派單”的方式,結合群眾需求反饋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曲目。演出前,利用村廣播、微信群、宣傳欄等線上線下渠道,全方位宣傳活動信息,吸引村民積極參與。同時,以送戲下鄉為契機,志愿者將法治宣傳、惠民政策等融入其中,通過發放普法手冊、穿插知識問答等環節,讓歡聲笑語里飄著法治清香,讓文化惠民與法治護航同頻共振。(施美玲)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