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范馬村:筆端生夏香 童繪青白瓷
近日,范馬村村委會聯合陳光鑫美術館特別策劃的暑期美育活動,為孩子們送上了一份別開生面的“文化大餐”。一堂堂“鄉村藝術課”用色彩與筆墨觸摸青白瓷的溫度,描繪家鄉的煙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從“瓷”說起,老手藝遇見小畫家。范馬村陳光鑫美術館自落成以來,便以“鄉土文化+藝術傳承”為核心,成為村民家門口的“精神燈塔”。8月13日下午,“繁昌窯”這一千年技藝,化作了孩子們觸手可及的藝術課堂?;顒蝇F場,授課老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開講,她一邊演示如何畫出青白瓷的特點,一邊講述繁昌窯與青白瓷的淵源:“從前,繁昌窯的窯火從唐末五代燃燒到北宋晚期,咱們的老祖宗就用這雙手,把山水、花鳥、福字,都‘種’進了瓷器里?!甭犞适?,孩子們早已按捺不住,他們拿起畫筆,融入對青白瓷的熱愛,創作出一幅幅充滿童真的作品。

鄉景入畫,用色彩留住“煙火里的詩”。8月16日,孩子們把目光投向山村——稻田正泛著綠浪,遠處的房屋在夏陽下投出斑駁影子,村道旁的山花開得正艷,館內的竹筐果蔬飄香?!敖裉煳覀儾划嬚n本里的名山大川,就畫眼前看得見的范馬村。”授課老師的話剛說完,孩子們便爭先恐后地舉起小手:“我要畫菜園子,有黃瓜和番茄!”“我要畫那棵老樹,樹下面有條曲折的小路!”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用蠟筆交替暈染,將對范馬村的觀察變成一幅幅生動畫卷:有蜿蜒著穿過荷塘的鄉間小路,有活動廣場上曾舉辦的多彩活動,有青梅樹上結滿的豐碩果實……

墨香傳情,一筆一畫寫“鄉情”。8月17日,授課老師搬來一方古樸的硯臺,倒好墨汁,又鋪開一刀毛邊紙?!皶ú皇恰畬懽帧?,是寫‘心’。”她握著孩子們的手,從最基礎的“永”字八法講起,“橫要像夏日的地平線,穩穩托住萬物;豎要像村口的老槐樹,直直撐起天空?!庇械暮⒆邮堑谝淮挝彰P,手有些發抖,卻格外認真。“我要寫‘夏’字,因為今天的夏天特別甜!”“我想寫‘瓷’,因為我們畫了青白瓷!”“還有‘鄉’,我的鄉!”墨汁在紙上暈開,有的字歪歪扭扭,有的筆畫力透紙背,卻都帶著一股子“笨拙的真誠”。

范馬村近年來以“文化振興”為抓手,通過美育等活動,讓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活”起來、“傳”下去。孩子們的笑聲還在回蕩,而那些落在色彩間的瓷器、畫卷里的鄉景、宣紙上的墨痕,早已悄悄種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隨著這個夏天,正破土而出,生發出沁人心脾的“夏香”。(曹前)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