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學禮讓 “居”思奉獻 “館”悟擔當
為進一步深化黨員黨性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紅色革命精神,國慶節前夕,南橋社區組織黨員赴安慶桐城開展“六尺巷里學禮讓 廉潔自律講擔當”主題教育活動。讓黨員深刻感悟謙和禮讓、清正廉潔的傳統文化與革命先輩的擔當精神,進一步筑牢思想根基。

六尺巷中悟“禮讓”,傳承和諧家風。活動首站來到桐城六尺巷。這條寬僅六尺、長百米的巷道,承載著清代大學士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黨員們駐足于“禮讓”石牌坊前,聆聽張英家人與鄰里因宅基地糾紛而主動退讓三尺,最終促成六尺巷誕生的故事?!伴L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堄⒌脑娋洳粌H化解了鄰里矛盾,更成為中華民族“以和為貴、謙和禮讓”精神的生動寫照。

鄧稼先故居思“奉獻”,弘揚時代精神。隨后,黨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探訪了兩彈元勛鄧稼先故居。故居內陳設簡樸,真實再現了鄧稼先院士清貧而專注的生活環境。通過聆聽講解和觀看史料,大家深入了解了鄧稼先從少年求學到毅然歸國、投身國防科研事業的成長軌跡與人生抉擇。黨員們深刻感受到他隱姓埋名二十八載,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命運的崇高情懷,以及“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這份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激勵著大家在新時代征程中,繼續發揚科學家精神,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貢獻智慧與力量。
陳獨秀紀念館感“擔當”,重溫建黨初心。活動最后一站來到陳獨秀紀念館。展館以新文化運動旗手、中國共產黨創始人為主題,通過歷史圖片、珍貴文物,充分展現了陳獨秀從“五四”領袖到建黨先驅的傳奇人生。在《新青年》編輯部場景復原區,黨員們駐足凝視陳獨秀手稿與早期黨刊,重溫了陳獨秀為建黨奔走的艱辛歷程。黨員們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黨員,更需傳承革命先輩的擔當精神,在工作中敢作為、勇擔當。
此次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在基層治理中踐行“謙和禮讓、清正廉潔”的價值觀,以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構建和諧社區貢獻力量。(施蕓)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