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鎮新河村:黨建引領聚合力 文化賦能促振興
2025年9月,蕪湖市繁昌區荻港鎮新河村黨總支書記高恒玉赴珠海參加第二期農民“村歌”群眾性活動創新推廣培訓班。來自全國各地的78名基層村歌創作者匯聚一堂,憑借各自的創作經驗,講述本村推進移風易俗、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故事。結業式上,由駐村工作隊策劃、村黨總支書記演唱的村歌《新河,新河》成為表演曲目之一,展現了農民唱主角,興在鄉村、樂在群眾的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成果。

村歌背后的“駐村力量”:從創作到傳唱的鄉村文化探索
村歌《新河,新河》由新河村駐村工作隊聯合本土文藝愛好者共同創作,詞作者蔣詩經是一名農民作家,常住本村長達40余年。他以家鄉風物為靈感,融入“荻港香菜”產業、板子磯渡江文化等元素,描繪出“小菜飄濃香,春風拂山崗”的生動畫卷?!奥牬甯韫适?,唱共富未來”是工作隊立足本村鄉土能人資源找出的“文化振興”破圈點。
黨建引領+特色產業:從“輸血”到“造血”的振興路徑
作為村黨組織“領頭雁”,高恒玉帶領村“兩委”干部致力于推動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兼任村股份經濟合作
社“一把手”,她倡導以市場化手段運營村集體資產,為村民增收探索出規范化、規?;窂健?023年7月,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全資入股的“荻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負責運營“渡江第一船飯店”等農文旅相關產業項目,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和增收。她表示:“村歌不僅僅是鄉村藝術的表現形式,更是觸發獨在異鄉的人才回鄉創新創業的鄉愁記憶?!币皇状甯璞澈缶褪且粋€鄉村振興的故事。新河村以歌為媒,串聯起紅色歷史、綠色生態和特色產業,通過歌舞、音樂劇形式將黨建引領、村民共建、成果共享的基層治理經驗傳播得更遠。
駐村工作隊:從“派駐者”到“領航者”的責任擔當
2024年3月,新河村入選第二批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當年6月,受上級委派,一支由市、區3名干部組成的工作隊進駐新河。工作隊團結村“兩委”成員,主動研究本村自然稟賦、人文歷史,結合本村城郊融合類的功能定位和紅色文旅的產業定位,聯動幫扶單位資源助力鄉村振興。在產業發展方面,工作隊深入調研,挖掘“荻港香菜”品牌市場,引薦專家團隊指導產學研合作;結合紅色渡江文化,推動紅色研學路線開發,打造具有新河辨識度的文旅產品“渡江第一船鐵畫”。在文化建設方面,借助市、區大型活動平臺,推廣村歌走出村,強化新河外宣記憶點。在組織建設方面,第一書記帶頭講黨課,結合具體工作,讓黨員村民知曉、支持村“兩委”工作,黨小組會開在村民家中,做到政策傳達到“最基層”、民情訴求收集到“第一線”。在聯系幫扶方面,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民盟、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等單位組織助學捐贈、義診服務、慰問走訪等活動,累計幫扶資金達14余萬元。
文化賦能的深層邏輯:從“鄉愁記憶”到“振興動能”
村歌與農文旅場景開發作為文化賦能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蘊含從“鄉愁記憶”到“振興動能”的深層思考。村歌寄情于物,“小菜飄濃香,炊煙縈繞在心頭”,通過家鄉特色美食香菜,撥動游子思鄉心弦。每每旋律響起,熟悉的景、物、事浮上心頭,進一步強化異地打拼的村民對家鄉認同感與歸屬感。
未來,新河村將進一步挖掘文化賦能的潛力,不斷探索和實踐,將“鄉愁記憶”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筑巢引鳳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 (圖文:李君婷、方婷)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