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范馬村:黨建落筆為民處 寫好和美鄉村新篇章
近年來,范馬村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將“為民、利民、惠民”理念貫穿鄉村建設全過程,在規劃、治理、服務中精準落筆,譜寫了產業興、生態美、鄉風淳、治理優的鄉村建設新篇章。

從“建”處落筆,寫好鄉村“民意”標題。和美鄉村怎么建?村民最有發言權!范馬村堅持“群眾想什么,我們就干什么”,將“問需于民”作為鄉村建設的前置環節,通過“廣調研+深協商”雙規并行,確保規劃契合民意、貼近民生。村“兩委”干部、村民組長、黨員代表通過“入戶走訪+院落座談+問卷調查”的方式,覆蓋建設村民組所有家庭,重點圍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方面,收集意見建議,形成“需求清單”。以集體會議深入破題,在關鍵節點召開群眾座談會,邀請戶代表共同商定和美鄉村建設的細節,將“碎片化”建議轉化為“系統化”方案:選出了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責任心的村民代表組成理事會;保留了古柏芝樹、上馬石、灣橋等特色景觀留住“鄉愁記憶”;增設了便民設施讓生活更加便利。最終,每一份建設規劃都凝聚著群眾的智慧和共識,每一個自然村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規劃,每一戶家庭都擁有了滿意的改造方案,鄉村建設藍圖真正地從“紙面上”落到“心坎上”。

從“管”處落筆,寫好鄉村“民治”結構。和美鄉村既要“建得好”,更要“管得久”。范馬村黨委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構建“村‘兩委’統籌+群眾主體+機制賦能”的治理體系,激活基層自治“一池春水”。以村“兩委”作總領,發揮“頭雁效應”,整合村務監督委員會、網格黨小組力量,對公共設施維護、環境衛生保潔、項目建設進度等10項重點工作進行跟蹤監督。以“一約四會”抓分點,深化“軟約束”,范馬村廣泛收集全村良好家風,在好家風的基礎上用朗朗上口的語言編寫了符合村情的《范馬村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在“移風易俗”“垃圾分類”“鄰里和睦”等各方面的文明行為,營造和諧鄉村氛圍;健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機制,選樹出“最美庭院”“最美家庭”24戶,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解決了一批鄉村治理中的難點問題,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從“用”處落筆,寫好鄉村“民生”正文。和美鄉村的核心是“讓村民生活更美好”。范馬村黨委聚焦產業、文化、醫療等關鍵領域,以“增內容、拓形式”雙輪驅動,將建設成果轉化為民生實效。以服務提質拓形式,聚焦村民“急難愁盼”,全方位升級公共服務體系。充分利用村莊資源優勢促進產業發展,依托特色農產品種植、特色鍋巴產業、鄉村旅游線路,打造觀光、采摘、民宿等鄉村旅游項目;積極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村現有衛生室1處、活動廣場6處、健身廣場5處、村史館1處,極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以多彩活動增內容,立足村民精神需求,多維度豐富文化生活。圍繞各類重要節點,開展植樹節植樹、婦女節插花、端午節包粽子等主題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常態化開展“送戲下鄉”“健康義診”“關愛留守”“義工理發”等志愿服務活動,為村民提供各類服務,累計服務超過500人次。通過“服務暖心+文化潤心”,村民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切實感受到“和美鄉村就是幸福家園”。
范馬村以黨建為筆,繪就了一幅從規劃到治理、從建設到惠民的鄉村壯美畫卷。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民意得以傾聽,民治得以彰顯,民生得以溫暖。未來,范馬村將繼續秉持初心,砥礪前行,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書寫更多精彩篇章,讓和美鄉村的幸福底色愈發鮮亮。(曹前)
責任編輯: 趙倩